【牌坊】

「旌表」是古代朝廷以紀念及教化社會,宏揚禮教和維護綱紀倫常,對具有忠孝節義事蹟或有功德善行之人,所訂的獎勵表彰辦法,其獎賞的方式則依事蹟的種類和顯揚程度而不同,經過程序核准後賞賜匾額或實物。

金門明清二代所立的牌坊,均由石材所構築,俗稱「石坊」。根據《金門縣志》記載金門明代牌坊有七座,其中毀壞無存有四座(銀台進士坊、監察御史坊、盛世儒英坊、君坊),破損不全的有二座(褒忠坊和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),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只有陳禎恩榮坊,位於陽翟會山寺前方空地上,是為了崇揚父以子貴,榮恩誥贈而建造的牌坊。陳禎恩榮坊,坐西朝東,為四柱三間三樓,柱出頭的「沖天式牌坊」,由花崗石建成,造型簡潔,柱身上均未鐫刻楹聯,裝飾較少,是金門地區僅存的明代石造牌坊,現列為縣定古蹟。

而清代牌坊現存有三座,皆屬節孝坊,為一門三節坊、邱良功母節孝坊、顏氏節孝坊。

清代牌坊風格與明代明顯不同,裝飾上較多,各坊立柱的前後均有達官仕紳或親屬所撰的楹聯,立柱與大小額枋間的花板均加以雕飾,各護簷閭以石獅或螭吻裝飾,在明間的小額枋兩端有浮雕龍首箍頭,陽面箍首內浮雕雙龍搶珠,陰面浮雕雙鳳朝陽,是金門清代牌坊的共同特徵。

LINE it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