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廚房】

廚房,閩南語稱為「灶腳」,以前農家,廚房內多二個並聯一起的灶,主要是放「大鼎」和「小鼎」,二者共用一個煙囪。大鼎原本是作為逢年過節蒸年糕、發粿時用的,後來則為煮飼養牲畜的食物,小鼎則是用來煮粥、飯、炒菜用。

灶邊的牆上掛著「刀架」,以方便放廚具,如菜刀、鏟子、瓢子等,靠牆側邊放有油甕、鹽甕等器物。此外,灶腳邊放置一些柴草,如高粱桿、麥桿及枯枝、落葉等;灶前會放置小板凳,主要是方便坐著燒柴,必備一支「火箝」,用來將柴草推入灶內燃燒。灶腳邊另放一個大水缸,盛水煮食用。為了方便碗櫥或菜櫥大多靠近廚房,但也有放置於客廳。與灶腳緊鄰的廂房,通常擺放各種大小的缸,用來裝地瓜簽或安脯糊、花生等,是早期金門居民最主要的食物。此外,也有各種大小不一的甕,用來裝醃製品。部分人家在灶邊牆上設一石雕的排水孔,可將廢水直接排出屋外。一般人家皆會備有木或鐵製的桶,以裝餿水、菜渣等物。

(一)灶

金門一般農家所用的灶,大都是一大一小。灶面有二個圓洞,放置大小銑鐵鍋。每一個灶的有二個灶門,一上一下,上小下大,和灶面的洞相通。灶門的進門處會用磚平隔著約15公分,然後以鐵條由灶門向內逐條間隔排列,焚火時從上門放進木柴,燃燒後所留下來的灰燼(俗稱火麩)會從鐵條的間隔而落下,再用一塊「火麩板仔」(火燼扒)由下門掏出。灶門與木柴摩擦最頻繁的地方,所以都用紅磚(顏只)砌成。舊式的灶是用「土埆」砌成的,因泥土的伸縮度小,燃燒後較不易龜裂。新式的灶有的人家會在表面貼上瓷磚,或於灶門加上門扇,添加柴薪後可以關閉。

「作灶」一事,在金門頗為慎重。當天必須搓煮湯圓,並且拜灶神,請泥水師父,也要分送鄰居。作灶的師傅不同於一般師傅,灶做起來要能「抽風」,把煙從煙囪順利的排出;但在快速抽煙的同時,又不能將燃燒時所發出的熱度很快地抽出,如此才可以節省燃料,因此作灶的師傅需有豐富的經驗。

(二)煙囪

    閩南話稱為「煙銅」,與灶本是一體的,大部分的灶都是共用一個煙囪。昔日的房子會選一間「櫸頭」作為灶腳,因此在建造房屋時就已經規劃好,於預定地點內先將煙囪預留在牆壁內,等到廚房建好後再做灶;也可配合作煙囪時,先將灶的雛型打好,避免有差距。隱藏式的煙囪是用紅磚砌成四方形的導管,將燃燒時所產生的煙由灶中導引而排出。另非隱藏式的煙囪,則是等灶做好後,在灶上用小磚塊或「顏只」砌成方形的導管,使煙由導管排出屋頂或屋外。早期作煙囪的材料,是使用磚塊,後來才用紅土燒成圓形或近似方形的筒狀「煙銅箍」,圓周約20公分、厚約1公分、每節長約25公分。用煙銅箍作煙囪時,先以一支長竹竿劈成四片,排在煙銅箍的四邊中點,架在灶上的排煙口,將煙銅箍逐節排上,接縫處須纏住,四面以四支竹片夾著,再用鐵絲綑緊完成。

(三)鼎

金門一般人家的灶上通常放有大小兩個鼎,大的叫做「大鼎」,小的叫做「.ㄉ一ㄛ仔」。鼎是用銑鐵製成的,底部中央有一個「臍」。大鼎約有二尺六寸或二尺八寸兩種。大鼎原本是備作逢年過節蒸年糕、發粿、蒸「天公圓」或「糕仔」時用的。後來才作為燒煮豬飼料的炊具。小鼎是平時煮番薯糜、番薯糊以及各種稀粥用,其他如煎煮炒炸等事情,也是使用小鼎。

(四)柴刀與斧頭

柴刀是用來處理作為燃料的柴草所使用的刀子。柴刀有刀身、柄皆為鐵製,或刀身鐵質,再套上木柄。斧頭的使用較少,唯逢年過節時蒸糕粿,需要粗木柴作為燃料時,才使用斧頭來處理。

(五)火箠

用來整理灶內柴草燃料,將整把柴草架起或擻開,讓灶內的柴草能夠完全燃燒的工具。火箠是由一支長約60公分、粗2公分,較硬、直的樹枝作成的。使用時為避免火箠著火,需一邊「擻火」,一邊將火箠插在灶下的「火麩」裡將火悶熄;或在灶前擺一裝水陶罐,不用時就插在陶罐中,用時再取出。後來改用三分鋼筋作火箠,可免除火箠著火之虞,但是鐵質較易傳熱,故使用後需插於水中使其冷卻,以避免燙傷。

(六)火箝

火箠用在以柴草作燃料的灶,火箝則使用以較粗的木材或木炭作燃料的情況。因木材或木炭燃燒後熱度高,無法使用火箠,而須以火箝來移動。火箝是用鐵打造的,形狀類似箝子,但箝子把長箝短,火箝則有兩個橢圓型的把手,兩根鐵箝則長約30公分。用於在灶中調整控制柴薪的燃燒,將燒紅而未燃的木炭挾出,使其熄滅或改為其他用途。

(七)火麩板

柴草燃料燃燒後所產生的火麩,由灶內空隙掉落灶門底部,當火麩堆積達到一定的量時,會使用一塊長約50公分、寬約10公分的薄木板,將灰燼鏟出,這木板稱為「火麩板」。鏟出的火麩放進桶中並蓋上蓋子,以免細灰亂飛。可把火麩灑在牛碉馬舍中,來吸收牛馬的糞尿以保持乾爽;或堆放在「火麩間」中,以備日後作為肥料灑於田中。

(八)鱟杓

      鱟杓,用鱟殼作成的杓子。金門島的北海岸一帶,盛產淺海生物-鱟,鱟的殼分為胸殼、腹殼與尾部,胸殼為半圓形,兩端尖,中央部分凹進去,可作為舀具,通常用來舀糜或水。新的鱟杓以白鐵皮製成,底部尖開口寬,再加上木柄,但仍用「鱟杓」名稱。

(九)煎匙

煎匙是用於煎、炒、炸食物時的器具。早期的煎匙整支是用銑鐵打造,末端打一只掛勾;而現在的煎匙,前半段是不鏽鋼材質,後段則為塑膠柄。

(十)洗鼎帚與灶頭硿仔

洗鼎帚是以一段竹節製成的刷鍋具。長約21公分,留一端節,另一端用竹刀或柴刀將竹節劈細成細直的篾絲,用來刷洗鍋子。洗鼎刷鍋除了刷子外,還有一個盛水存放在「灶頭」(灶面上鼎邊的空餘處)上,約15公分周徑大小的小陶甕,稱為「洗鼎硿仔」或「灶頭硿仔」。在煮好糜後,用鱟杓舀起後,將洗鼎硿仔的水到入鼎中,此時灶內尚有餘火,鼎中有熱度,讓水於鼎中溫熱後再以鱟杓舀起,置入硿內。由於鍋水中有餘糜,可作為牲畜的飼料。

(十一)鼎水流槽

有些人家會在建造房屋時,於灶旁的牆上留一個洞,裝上一個石製或磚砌的「流槽」,主要是方便洗鼎水可以流出屋外水溝。不過洗鼎水可以作為牲畜飼料,一般農家都不願浪費,因此設鼎水流槽並不多。

(十二)籠床與籠埔

蒸籠,閩南語稱為「籠床」。舊時的籠床,是以竹片和木片編成,分成籠身和籠蓋兩部分。籠身的底部竹片較疏編,方便蒸時,水蒸氣可由此往上蒸發。一副木製的蒸籠共有三層,底層的下端邊緣平整,上端凸出;中層的下端邊緣則凹出,上端邊緣凸出;籠蓋的下緣凹出。各層間可互相卡住,蒸氣不會外洩。蒸煮時再覆蓋布,使其密不透風。籠埔則是籠床的附屬物,每一副籠床都會配上一個籠埔,是用竹片編成的「隔板」,可架在籠床中,增加使用空間。

(十三)烘爐與擠燒仔

烘爐是用紅色陶土捏成,不上釉,高溫燒成的。分為兩層,中間有間隙隔開,有不同的尺寸,主要是用來煎熬湯藥。擠燒仔是一種帶釉的陶壺,造型上有個出水的壺嘴和一個稱為「耳」的把手。使用時,先將以焚燃的木炭放在烘爐上層,在將藥物放入擠燒仔,加適量的水後,放在烘爐上加熱。

(十四)鍋(ㄜ)

鍋,閩南語稱為「ㄜ」,陶土作成的鍋,鍋上加一個陶蓋。逢年過節或立冬時,用來燉煮雞鴨的用具。

(十五)硿

硿,閩南語稱為「ㄎㄚ」,陶製的圓形器皿。最大者直徑約5060公分,高約30公分,其形狀開口大、底部淺,外表不上釉,主要是用來作為和麵做「天公圓」或「膨粿」的用具。中型的硿周徑約20公分,外表上釉,部分加繪吉祥圖飾,主要是用來盛糜,所以又稱「糜硿」。小型的硿,其周徑約15公分左右,可作為洗鼎硿仔。

(十六)鱟殼仔

用來添盛稀糜的大湯瓢,早期是使用葫蘆或瓠瓜剖半做成,不一定是鱟殼為材。

(十七)吊籃

天冷時,早期剩菜、飯都存放在碗櫥中,但夏天悶熱,剩菜、飯則會存放在「吊籃」裡,再把吊籃掛在廳堂前簷下的掛鉤上,以利通風。吊籃是用竹篾寬約1.5公分所編製的籃子,籃子本體直徑50公分、高約20公分,提樑高約25公分。由於吊籃是裝著物品吊掛於空中,因此選用的竹材均相當粗厚。一副吊籃包括籃蓋和籃格各一個。籃格圓徑較吊籃略小,可套在籃內形成隔板,增加籃內空間。也可用高粱桿編製。

(十八)掛鉤

掛鉤是以繩子繫掛於大廳前檐下(閩南語稱為「坅墘」),用來吊掛物品的鉤子。掛鉤是可從由樹木枝椏分叉處選材,也有利用鹿角的末端分叉作為鉤子。

LINE it!